作为新兴产业,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各领域创新的动力,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近年,我市信息服务业呈现高速增长、高位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63.43亿元,实现利润11.12亿元,上缴税收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28.6%、26.8%,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两化”融合发展
加速形成“洛阳智造”
日前,在位于高新区的洛阳泰斯特探伤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千里之外的黄山云谷索道钢丝绳运行情况。该公司主要研制钢绳芯探伤设备,自2015年起建立大数据中心,实现从卖设备到卖全套解决方案的转变,不仅大大提升自身设备的监控与维护能力,还可以对客户使用的设备提供安全保养建议。
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我市部分企业主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实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跨界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智能化转变。
中国一拖集团打造现代农业装备智能驾驶舱数字化工厂,整个工厂将使用数控弯管机和焊接、涂装机器人,实现关键工序全面自动化;麦斯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硅基底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将打造硅材料智能工厂“样板间”;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网上建立的有色金属加工工业技术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了有色金属企业生产成本……
“两化”融合发展不仅使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还为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动“洛阳制造”加速向“洛阳智造”迈进。
园区集聚发展
做大做强载体平台
最近,在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大讯飞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一款翻译机成了“网红”。当你对着它讲话,它能实时进行语音翻译。这款翻译机目前支持汉语与英语、维吾尔语、藏语之间的互译。
科大讯飞是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像这样的信息服务业企业,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还有很多家。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我市重点建设的18个电子信息专业园区之一。近几年,我市规划和相继开工建设了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恒生科技园、863电子商务产业园、北航科技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园区项目,为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空间。
通过加强园区规划引导,提升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我市正加快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为集聚的信息服务业集群。依靠强大的园区平台,目前全市信息服务业企业超过900家。
规划引领发展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何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去年,我市印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将信息服务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今年,我市又出台了《洛阳市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使我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到2020年,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50亿元。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宣传推介信息服务产业,突出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着力培育企业发展,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健全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的思路,全力推进信息服务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载体建设,依托重点县(市)区,重点打造一批专业园区,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尽快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行“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带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的一体化引进开发;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集成应用,从区域、行业、企业层面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智能化转变。(洛阳日报记者 孙小蕊 实习生 吴甲临 通讯员 王燕飞)